王英龙书记在王军成院士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王明禄   发布时间:2021-12-14   浏览次数:368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共同祝贺王军成研究员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连日来,这一重大喜讯,迅速传遍了校(院)内外,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刷爆了朋友圈,让广大师生、校友备受鼓舞和振奋。省委组织部、省科协、人社厅、教育厅等第一时间向校(院)发来了贺电,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军成院士及其团队科研成就的高度褒奖,也体现了对校(院)改革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今天,军成院士和我们共聚一堂,共同分享他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共同分享这份崇高的荣誉和成功的喜悦。首先,我代表校(院)党委及全体师生员工,向王军成研究员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热烈地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军成院士工作的同事、家人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向以军成院士为优秀代表的、为校(院)改革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军成院士是省科学院、海仪所的老领导、老前辈,他1978年就来到海仪所工作,多年来,我们一块共事,一起奋斗,有很多工作交集,2009 年,我们同期担任省科学院副院长,在一起搭班子,交流就更多了,军成院士强烈的担当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我,他为海仪所、为省科学院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军成院士取得今天的成就,我们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也给我们注入了奋进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借这个机会,我谈三点意见。

一、学习军成院士的先进事迹,充分认识院士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两院院士是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能获此殊荣的,都是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精英人才,备受社会尊重。军成院士获此殊荣,是实至名归,更是众望所归。

这是党和国家对军成院士本人及其团队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作为我国海洋浮标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40多年如一日,始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秉承“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坚定信念,不求名利、敬业奉献,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率领团队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与仪器装备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突破了海洋监测浮标系列关键技术,构建发展了海洋资料浮标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海洋浮标的系列化、产品化,支撑建设了国家海洋环境浮标监测网,为现代化海洋强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是校(院)大力实施“齐鲁科教英才工程”结出的丰硕成果。科教融合以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旗帜鲜明支持人才优先发展,启动实施“齐鲁科教英才工程”,积极推进“3151”人才计划,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努力打造一支规模适中、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引进博士以上人才666人,专任教师博士比从38%提高到62%。新增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43人,其中国家级各类人才28人,尤其是,我们自主培养了2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吉兴香、崔波),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赵汝松、王晓),今天,我们又有了校(院)土生土长的院士,这充分说明工大(科学院)这片沃土有底蕴、有特色、有创造、有文化,能够孕育出一流成果,能够培养出优秀人才。

这是齐鲁工大办学73年来,省科学院成立42年来取得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突破,也是校(院)改革发展势头强劲、办学水平快速提升、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的生动体现。科教融合以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各项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从一些数字上体现出来。科研经费从3.7亿增长到10亿,国家级平台增加到10个,连续4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办学经费从15亿增加到33亿。在中国校友会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稳居全国前100位,首次入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000强。这几年,我们大事不断,喜事连连,不仅实现了院士的历史性突破,去年还入选了山东省“冲一流”建设高校,标志着校(院)进入省属高校的第一方阵,今年又成功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解决了多年来制约校(院)发展的瓶颈问题。2020年,我们又一下子拿了2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开启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科教融合各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展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二、认真总结凝练军成院士展现的优秀品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教融合以来,校(院)不断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和精神品质,秉承“明德励志,崇实尚能”的校训,凝练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教报国为己任”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团结、惟真、务实、创新”为核心元素的大学文化,铸就了“爱党爱国、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校(院)精神,这是校(院)各项事业薪火传承、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激励着广大工大(科院)人坚守使命、砥砺前行,用心血和汗水创造出一项又一项骄人的业绩,军成院士身上就集中体现了这样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

我们要学习军成院士胸怀理想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只有热爱祖国的人,才能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军成院士刚到海仪所工作时,当时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业务化的海洋浮标网,但是,我们国家关于浮标的研究还仅仅处于摸索阶段,没有成型的技术和产品,更没有能力收集我国管辖海域的海洋数据资料。面对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他强烈地感受到,国家需要提高对海洋的管控、开发和保护等能力,这种海上监测空白的局面亟待改变。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海洋浮标的研究,一干就是四十多年,我国的海洋浮标也从无到有,从研究空白到最初的7套浮标,再到规模世界第二的200套浮标。在中国近海,最东端到钓鱼岛,最南端到南沙;在四大洋中,最北端到北极圈,最南端到印度洋,成功组建起国家业务化海洋环境浮标监测网,为我国海洋环境预报与保护、防灾减灾、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们要学习军成院士不怕困难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科研是面对未知的无尽探索,没有不变的发现模式,也没有恒定的预期路径,只有对客观真理的不断探求和执着追寻。正如前面几位同志介绍的,和无数科研工作者一样,军成院士取得今天的成就,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是他有一种愈挫愈勇、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和韧劲,每次失败后都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寻求新的研究路径,找到新的解决方法。从事海洋浮标研究是非常艰苦的,甚至是异常危险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各方面技术和保障都不成熟,导致浮标的故障率比较高,所以就需要经常出海检修,顺利的时候四五天,不顺利的时候能在海上漂一两个月。军成院士和他的团队成员在海上多次遇到恶劣天气,生死命悬一线。尽管如此,到了下一次试验任务,大家还是毅然决然投身到海上,继续国家海洋浮标科研事业,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要学习军成院士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科技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面对日趋激烈、关乎国运的世界高新科技竞争,我们必须要奋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四十多年来,军成院士带领他的团队承担了10余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军工科研项目以及20余项省部级项目,使我国业务化浮标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系列化,有些技术水平、性能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实现赶超。刚才大家谈到,2008年青岛奥帆赛用了我们自己研发的浮标,比世界先进水平的浮标还要稳定、精准、及时,充分展示了我们国家海洋浮标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但是军成院士始终居安思危,永不满足,他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并没有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一些相关领域,仍存在不小差距。现在,军成院士和他的团队把研究方向瞄准了第五代智能浮标的研制开发。

我们要学习军成院士组织团队协同攻关的合作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家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科学家之间、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甚至国家政府之间的团队合作、集体攻关成为时代潮流。军成院士经常讲,海洋监测浮标是一种大型仪器装备,相关的研究也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等各个方面的技术突破,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出不了大成果,必须组织团队协同攻关,才有可能完成一项比较大的国家工程。前不久海仪所编制了海洋核心传感器与高端仪器图谱,对海洋领域7大类、135种仪器的“卡脖子”问题进行了分类梳理,其中已实现国产化替代的有29种,短期内有望实现突破的有75种,存在“卡脖子”问题的还有31种。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将国产化率由现在的不足20%提升到50%,逐步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下一步在海洋核心传感器、海洋仪器仪表智能化网络化、边缘计算、海洋信息处理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协同攻关。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勇担科教报国使命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下大力气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认真总结和提炼高层次人才引育的理念、机制和做法,充分发挥院士的引领作用,增强对校内外优秀人才的凝聚力、吸引力,以人才引领创新,以人才引领发展,以人才引领人才。校(院)要从多个层面,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推动人才工作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校(院)党委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做好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能,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推进校(院)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各职能处室要落实好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制度体系,给予人才最大的支持、最高的尊重、最好的保障,切实为人才发展解决后顾之忧,让包括院士在内的各类优秀人才心无旁骛、热情饱满地干事创业。各学部、学院要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在引育人才的“量”和“质”上做好规划,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运用超常规的思维和做法,主动物色人才、热情延揽人才、真心支持人才、努力造就人才,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为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要按照“四个面向”要求,以院士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践行“爱党爱国、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校(院)精神,充分发挥科教融合的独特优势,坚持把学术和育人作为第一价值追求,主动瞄准基础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中的“卡脖子”难题,开展持续攻坚,争取获得更多原创性成果。

同志们,人才兴则科技兴,人才强则事业强。军成院士的优秀事迹和取得的突出成就,更加坚定了广大师生员工对校(院)融合发展的信心决心。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科教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在服务支撑海洋强省、数字强省、强省会、双碳和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上取得更大成绩,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进程中实现更大跨越,为落实好总书记对山东“三个走在前”的要求,完成好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做出我们工大(科院)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再次向军成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祝福!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 ©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中国)有限公司 - 百度百科
山东省济南市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 邮编250353 鲁ICP备05046217号[网站管理]

Baidu
sogou